工程船的生产是资源采集和基地发展的核心环节。要生产工程船,首先需要解锁对应的蓝图,初始阶段系统会免费提供小型工程舰的建造权限。解锁更高等级的工程船蓝图需要通过研究档案或参与特定活动获取,不同类型的工程船(小型、中型、大型)对应不同的开采效率和仓储容量。生产前需确保基地已建设相应级别的工程舰船坞设备,例型工程舰需要大型工程舰船坞支持。
资源港口容量是限制工程船数量的关键因素。每艘工程船会占用固定的资源港口容量,小型工程舰通常占用10单位,而中型和大型工程舰则需要更多容量。玩家需通过升级通用港口或建设专用资源港口来提升总容量上限,否则会出现港口容量不足的提示。工程船的生产需要消耗金属、晶体和重氢三种基础资源,资源不足时可通过工程舰采集或基地设施产出补充。
生产线数量直接影响工程船的生产效率。基地初始仅开放少量生产线,需通过主力舰生产线设施的升级来增加并行生产数量。预制模组可加速单艘工程船的建造过程,但需合理分配使用优先级。建议优先保障中型工程船的生产线配置,因其在采集效率与指挥值消耗间具备较好的平衡性。
工程船的强化方向需根据发展阶段调整。蓝图技术值应优先投入开采速度与仓储容量,后期可补充曲率航行速度以优化采集路线。大型工程舰虽然单次采集量高,但需注意其较高的指挥值占用可能影响战斗舰队编制。采矿平台的建造能提升特定矿区10%-30%的采集效率,但需同盟成员共享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