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俘虏后玩家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状态的变化。被俘虏后视野会变得与在野状态相同,无法与盟友共享视野,同时无法借用盟友的土地。盟友和友盟的土地会显示为红蓝色,可以对其发起进攻,但无法攻击俘虏方的土地。资源加成方面,被俘虏后将失去同盟加成,但个人建设、城建加成、领地加成和委任加成不受影响。同盟加成在前期往往能提供大量资源收益,因此被俘虏后资源获取效率会明显下降。
脱离俘虏状态主要有两种方式:缴纳资源和盟友解救。缴纳资源需要点击左下角的被俘按钮,根据势力值决定所需资源数量,可以分多次缴纳任意类型资源直至进度达到100%。盟友解救则需要友军将俘虏主城耐久度降至0,这一过程可能需要6小时等待时间。两个被俘虏的玩家可以互相进攻,通过将对方城池耐久打到只剩1点来创造解救机会。脱离俘虏后会有免战期保护,但具体时长需根据游戏机制确认。
玩家可以获得俘虏方的所有视野,便于侦查敌方动向,还能使用攻占指令占领无国土保护的敌方领地。若拥有分城,主城被俘时分城会自动被俘,但分城被俘不影响主城。在此期间建议优先升级警戒所防御设施,避免二次沦陷,同时调整主力部队配置,将高战力武将分散部署以减少被攻击时的损失。资源管理上需注意保留足够赎金或迁城所需资源,为后续行动做准备。
长期处于俘虏状态时,玩家可选择重整旗鼓功能(PK赛季可用)或东山再起。前者能快速脱离俘虏并保留部分实力,后者需放弃现有领地但可重新选择出生地。若同盟整体弱势,建议优先与盟友协调反攻策略,或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其他同盟支援。被俘虏并非游戏终点,合理利用这段时期调整战略布局,往往能为后续反击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