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设武将的强度取决于特性、兵种、阵型及武将技的合理搭配。特性分配仅限8点,需优先考虑实用性强且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组合。兵种选择上,远程单位如弩兵在前期清兵效率极高,尤其是1级弩兵自带穿透技能,配合钩形之阵可显著提升输出能力。武将技推荐龙炮班阵,该技能在开局阶段能提供稳定的肉盾支持,减少操作负担。
弩兵搭配钩形之阵可最大化输出效率,而圆形之阵和箭矢之阵虽易获取,但实战效果稍逊。若追求极简操作,可放弃骑术特性,因其占用点数较多且对远程单位增益有限。军师技方面,勾魂夺魄的叠加效果能有效削弱敌方武将技释放频率,尤其在高难度战斗中表现突出。
自设武将的培养需注重技能链的连贯性。文官路线推荐学习水镜之术,可复制敌方军师技以丰富战术选择。智力型武将更适合冲阵升级,配合回春仙术或气疗大法提升续航能力。装备选择上,乌钢能加速技力恢复,适合高频释放技能的配置。前期可通过刷沉船或神兽快速获取高级道具,但需注意存档以防意外中断。
后期成型后,自设武将可通过特性叠加与装备补足短板。杀气石可提供骁勇特性,追风白凰坐骑则补充迅雷特性,两者结合能显著提升必杀技触发率。若追求极限输出,可搭配冻血魔刀等高伤害武将技,但需注意此类技能对操作要求较高。自设武将的强度取决于前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中后期的针对性培养。
自设武将的最终定位需根据实际战局调整。远程单位适合速推,近战单位则依赖特性与装备支撑。无论选择何种路线,均需平衡资源投入与实战需求,避免因过度追求单一属性而影响整体战力。